鄭州月子會所分享坐月子期間要注意哪些部位
發布日期:2022-09-28 作者: 點擊:
寶媽在坐月子期間,身體上有哪些部位不能受風,要保養好呢?鄭州月子會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~
1、頭部
坐月子時頭部的保暖很重要,頭部受風著涼,血管會收縮,頭部肌肉會緊張,容易出現頭疼等癥狀,不利于身體的恢復。所以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,無論是出門在外還是在室內待著,都要注意頭部的保暖。
建議坐月子的新媽戴上一頂合適的月子帽,一方面能保暖,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帶娃時頭發到處飄的煩心。
2、脖子、肩膀部
脖子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,向上的話可能會導致部血管收縮,不利于腦部供血;而肩膀部位的話組織比較脆弱,受涼后也很容易受傷。
3、雙腳
腳離心臟比較遠,血液流經的路程較長,而且還匯集了身體的經脈,所以腳一涼,全身都會變冷,抵抗力也會下降。因此,坐月子一定要注意部保暖。
建議新媽們坐月子期間,在室內要穿上保暖的襪子,又或者準備一雙專門的月子鞋。
4、腰部
月子期間,腰部的護理也同樣不容忽視。除了要減少彎腰提重物外,還要注意腰部保暖。許多媽媽產后時常腰痛就與這兩個因素有關。腰部一受涼,特別容易著涼。
鄭州月子會所小編提醒大家在坐月子期間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:
1、要注意個人衛生:
產婦要做好外陰的清潔,長時間不洗澡,不清洗外陰,導致細菌滋生,就很容易出現產后感染的問題。月子里不是不可以洗澡,只是需要注意要淋浴,且時間不宜過長。浴室里要關閉門窗,用空調暖風保持浴室溫暖,不要讓產婦受風受寒。洗完澡要及時擦干頭發和身體,以免著涼。即使在冬天天氣寒冷時不洗澡,也要養成每天清潔外陰的習慣。
2、盡早喂母乳
產后應盡早喂寶寶母乳,半小時內。分娩后乳房充血膨脹明顯,盡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汗的分泌,使以后的母乳喂養有個良好的開端;還可促進子宮收縮、復原。泌乳量關鍵取決于寶寶的需求。盡早和寶寶的肌膚接觸,正確的哺乳方式,讓寶寶勤吸吮,以及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是奶水充足的重要保證。
哺乳前后,產婦應十分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以及乳頭、乳房的清潔衛生,防止發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兒腸道感染,夏天細菌多,要勤洗手。
3.適量運動
如果媽媽坐月子一直躺在床上不動,四肢缺乏適量運動,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。產褥期適當的活動,能夠幫助女性盆底恢復到孕前的狀態,促進身體恢復。
一般而言,自然分娩產婦產后12小時,剖宮產產婦產后24小時應下床活動。根據個人體質、應循序漸進,產婦認為合適的活動不引起頭暈、目眩、呼吸急促等即可。避免過度勞累和增加腹壓的動作,如:拎過重物品、長時間下蹲等。
綜上便是鄭州月子會所小編所總結的相關內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若有需要,隨時與我們聯系~